在傳統文化計算年齡乃是採用虛歲的方式,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生下來就已經是一歲了,這點很清楚地顯示我們承認當婦女懷孕那一刻起,就是孕育著一個新的生命。因此許多婦女,在經歷墮胎事件,往往內心上自我譴責,她們會去祭拜嬰靈,表面上不願承認生命中的「失落」,然而內心卻是深陷於黑暗中,隱藏著深深的哀傷,不被容許哭泣及哀悼。成長小組的目的,期望透過耶穌的大光,讓婦女坦誠地面對內心的傷痛,處理這個隱藏的秘密,使她們得以重獲自由。


一、何謂墮胎後癥候群:
墮胎後癥候群(簡稱PAS),對很多婦女來說,在墮胎後的第一個情緒反應是立即趕到安心,因為她不必再擔心懷孕問題。然而很多研究顯示,立即安心的感覺是短暫的,很快就被罪惡感、哀傷及悔恨所取代,進而形成墮胎後癥候群。以下將就墮胎後癥候群、形成墮胎後癥候群之因素及其徵兆,予以說明之。
 
()、墮胎後癥候群
    在墮胎後癥候群(Post Abortion Syndrome)的情緒反應中,還有一些常見的反應,皆是由於婦女壓抑失去孩子的悲傷所引起的。墮胎有可能造成創傷後壓力癥候群,因此在西元1980年,PAS已被美國精神醫學協會公認,並被診斷為一種屬於「創傷後壓力癥候群」的特殊病癥。詳細說明參考附錄一:創傷後壓力癥候群。
 
()、形成墮胎後癥候群之因素
    根據Michels書中〈從墮胎中得醫治,1988〉所提到關於墮胎後癥候群,對於如何判斷一個婦女是否正在承受墮胎後癥候群,可從五個因素來分辨,說明如下:
1.      這個婦女必然曾經歷過墮胎事件,並且是令她感受到極大的壓力:這個包含導致墮胎的事件、墮胎的程序、以及她在墮胎後的感覺。這當然也涵蓋在作墮胎決定當時的心理狀況,以及事件當時一些重要他人的回應。
2.      婦女對於墮胎經歷會出現回閃的情況:例如:重複回憶墮胎經過或未出生的嬰兒、重複夢見墮胎經過或未出生的嬰兒、感覺好像墮胎事件重複發生、或是感覺看到自己  躺在手術臺上,看著醫生動手術等等的情況。對於這些的回閃感覺,讓她心中形成極大的恐懼和痛苦。
3.      婦女會開始對周圍一些現象產生逃避:對於自己私生活的安排明顯地減少興趣,在人際關係上孤立及疏離感,對於情感的感受及表達能力明顯降低,意志消沉,減少與其他人聯繫,與他人互動時容易提高敵意。
4.      婦女會出現下列至少兩種以上的現象:難以入睡或難保持睡著、易怒或爆發憤怒、難保持專注、過度警覺、或是誇張過度的驚嚇反應。往往會因為某些事件提醒婦女的墮胎經歷,因此促使她的癥狀越趨嚴重,會因為嬰兒的死亡而感到罪惡感,甚至無法原諒自己,因此會逃避引起回憶墮胎過程的活動。
5.      就墮胎後癥候群的發生時間可分會有三種不同的類型:急性、慢性及延遲發生的情況。急性是癥狀在事件發生的三個月內併發;慢性則是持續在三個月以上的癥狀;至於延遲發生,則是只在六個月後才出現癥狀,此階段的典型時間為七、八年後,其原因乃出於否認、情感麻木,或忙於日常生活瑣事,使其分心。
 
()、容易得到墮胎後癥候群之婦女
    婦女在墮胎後,若能夠走出罪惡感,並且得到足夠的理解、關懷和協助,基本上是有可能從墮胎傷痛中走出來。然而大多數的人都會產生墮胎後癥候群,而這些婦女大多經歷某些情況,或是具有某種人格特質。其說明如下:
l          已經有小孩
l          曾經有過墮胎(不只一次經驗)
l          未得到重要他人的支持
l          被強迫墮胎
l          屬於懷孕中期墮胎
l          經歷墮胎前的矛盾情緒
l          曾經有情緒方面的問題
l          缺乏自尊心和自信
l          未成年之少女
l          具有宗教信仰及保守傾向

墮胎後對身體的危害,可能致月經失調,或宮頸、宮腔黏連,日後習慣性流產,子宮頸受傷,流產不完全排淨,細菌感染,且多次人工流產容易導致不孕,小產後的調養很重要,專家建議天一本草愛小月是專為女性小產流產後調養身體的中藥食補,可以排淨惡露、恢復體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