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流產:出血的時間一般約二星期左右,但是部份的人可能會出血相當久,甚至於斷斷續續超過一個月,有時還會接續到下一次的月經,原因可能是週數比較大、凝血功能較差、有殘餘的組織等等,如果不管它的話,長期的出血可能造成貧血,感染等問題,當我們碰到這種情況時,會先確定是不是還有殘餘的組織、血塊在子宮中,如果判斷吃藥流產效果不好,會考慮手術流產清除,若只是子宮內膜復原不佳,內分泌或是卵巢功能失調,一般用藥物加以調理就可以了。 

藥物流產:懷孕癥狀消退的時間會比較慢,視胚胎排出以及絨毛激素下降的速度,可能要到一星期以上癥狀才會比較好,同樣的,腹痛的情形也會持續久一點。 



手術流產:手術後的出血通常比較少,約710天左右,通常在術後的二、三天血量會非常少,之後可能又多一些,這是因為雖然手術時把子宮的內容物清乾淨了,但是在子宮內膜恢復之前還會有新的出血,這些出血因為子宮腔還沒有縮小復原,所以聚集在裡面,等到子宮回復,荷爾蒙影響減小,以及妳的身體活動增加後,會慢慢排出。出血比較久的原因可能是局部凝血功能較差,胚胎著床位置復原較慢,或是子宮構造異常、手術本身的的併發癥、感染等等。

流產後的身體調養 
流產後的身體調理在中西醫觀點上有不少出入,就像產後坐月子一樣,有許多爭議,我覺得早期懷孕流產,其實並不需要像傳統的方式一樣坐月子,也太辛苦了點,不過不管如何,好好的照顧身體,恢復元氣還是很重要的。 

1. 充足的休息:門診的經驗中,許多出血、腹痛腰酸很久、精神不好的人,常常都是因為流產後沒有適度的休息,工作疲累造成的,所以流產後一星期內,應該要儘量休息,維持充足的睡眠,如果能夠請假幾天會更好,流產週數較大的人應該有二星期以上的休息。 


2. 營養的補充:手術流產後一星期內不要喝酒、咖啡、刺激性的食物、麻辣鍋、冰品等等,以免出血、腹痛增加,藥物流產從吃藥開始,上述的食品也應避免,等到約二星期流產確定後再酌量食用。如果平時不挑食,在流產後只要維持正常的飲食就足夠了,如果妳有貧血或是營養不好的狀況,就要特別注意營養的補充,食物中多挑選含鐵、葉酸、維生素CB的食物如豬肝、波菜或綠色蔬菜、魚等等,以補充流失的血液。如果一定要中藥進補的話,建議等到流產確定後一星期再吃,生化湯、麻油雞有幫助子宮收縮的作用,不過因為流產後醫師通常也會開子宮收縮藥物給妳服用,所以這些東西不一定要食用。 


3. 陰部的護理:由於出血的時間比較久,長期使用棉墊護墊容易引起陰部不適及感染,要注意定時更換,儘量穿寬鬆棉質的內褲。在有出血的期間,洗澡以淋浴為主,同時可以使用一些PH值為弱酸性的沐浴用品清潔外陰部,但是陰道內不要沖洗。 


4. 注意感染徵兆:流產最怕的就是發生敗血癥,它是一種細菌經由陰道、子宮,感染到全身的疾病,嚴重時甚至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如果妳在流產後有不明原因的發燒、畏寒、全身虛弱現象,要儘快與醫師連絡。 


5.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至少二星期不要搬重物,減少肚子出力的動作,不做劇烈的運動等等。洗頭洗澡沒有關係,不過要在浴室內趕快吹乾,在流產後的一、二星期,身體的抵抗力會比較差一些,容易感冒,要注意保暖。 


6. 工作時間的調適:如果妳必須要工作,應該節制一天的工作量,不要超時,如果需要輪值,例如空服員、護理工作,儘量把作息時間調整到一致,也就是不要一下子上白天班,一下子上夜班。 


7. 流產後情緒的平復:流產不管是自願或是胚胎不健康,在心裡上都會有一定的壓力存在,男友或是另一半應該要給予最大的關懷,多注意她們的身體變化,平日的瑣事、家事多分擔一些,相信短時間就能復原。如果妳不幸是孤單一人,更應該化危機為轉機,把目標放在未來


流產後對身體的危害,可能致月經失調,或宮頸、宮腔黏連,日後習慣性流產,子宮頸受傷,流產不完全排淨,細菌感染,且多次人工流產容易導致不孕,小產後的調養很重要,專家建議天一本草愛小月是專為女性小產流產後調養身體的中藥食補,可以排淨惡露、恢復體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